個性是可以改的嗎?
「個性」這兩個字就學術用語來說,又有人格,性格,特質,氣質等說法。
就發展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到了20歲以後人格逐漸定型,會形成穩定的、一致的態度來面對世界。
當然沒有絕對改不了的鐵律,不過隨著年紀愈大,人格就愈少彈性,到了老年就幾乎很難改。例如你要信仰A宗教的人改信B宗教,或者政黨從藍色改信綠色,除非有了發生重大事件讓他轉念,或者有重要人物能撼動他的思想,否則會維持這樣的信念直到永遠。
有人說,不對啊,個性會改變的,我自己就有很大的轉變,我以前不是這樣的。
這有幾種可能:
1.你的情緒狀態影響了個性。嚴重的情緒症狀會影響自己對性格的解釋,也讓你變成一個和過去不像的人。
所以如果情緒得到改善,你,就會變回原來的樣子了。
2.你可能傾向用放大鏡看不好的個性,好的個性則逐漸被你忽略。你不是個性變了,而是看待自己的角度變了。這也可能是受到1.的影響,你的心可能生病了。
3.個性的改變不會像翻書一樣說翻就翻,它會不斷隨著生命經驗作微調,調著調著,過了10年20年,60歲的你當然就不會像30歲,看起來可能差很多,可是時間是一把殺豬刀,這麼多年的微調再微調,你不一樣也很正常好嗎。
我所遇到說自己個性變了的人,大多是上述的1和2,因為這是連自己都沒辦法接受的樣子。
所以說了半天,要改的不是個性,而是看待個性的態度。如果你覺得花是臭的,那麼別人說再香也沒用;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廢物,那麼別人說你有前途你會信嗎,你會說這一切不過是心理師在安慰我。
唉,給我去角落反省一下,想想你是怎麼解讀自己的,對自己公平點。